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,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,感谢您的支持!
特朗普嘴上喊着“彻底摧毁”,结果现场连皮都没刮破,这张脸,怕是比导弹还疼。
这不是一次军事失败那么简单,而是一次彻底的舆论滑铁卢。
伊斯法罕的地下核设施,是伊朗最硬的一块骨头。
深埋地下、加固结构、多层防护,要想摧毁它,必须靠专用钻地弹。但美国军方压根没带这“家伙什儿”,凯恩干脆说:打不穿,没必要用。
这句话一出口,特朗普之前那些“摧毁三处核设施”的豪言壮语,瞬间成了笑话。CNN不等特朗普反应,立刻跟进报道,引用专家评估称所谓打击只破坏了地表结构,地下部分毫发无损。
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,打了,没打穿,还被自己人抢先爆料。
可特朗普哪能认这个账?隔天他就跳出来,继续唱高调,讽刺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发表“伊朗设施损失不大”的讲话是“谎言”,还放出狠话:考虑再炸一次。
这不是回应质疑,这是破防。嘴上说的强硬,骨子里怕的就是别人发现美军这次空袭根本没打出声势。
他必须靠继续喊话,才能拖住自己“强人总统”的形象不塌。
哪怕代价是拿事实换面子,特朗普也在所不惜。
问题是,军方这回不给他兜底。丹·凯恩的证词不是一时口误,而是权威态度。
换句话说,美军压根不打算为了总统的面子搞“政治表演”。他们清楚伊斯法罕打不穿,用钻地弹也没把握。
结果特朗普却非要在没有实战成果的情况下,强行宣布“胜利”。这不就是拿军队当宣传道具?难怪国防部长赫格塞斯气得当众怒斥五角大楼“不忠诚”。
这场内部争执,其实早已超出军事范畴,演变成一场赤裸裸的权力博弈。
在美国,连打不打仗都得看政治需要,军事成效反倒成了次要。
把时间线拉回去看,这场针对伊朗的军事行动,从头到尾都有强烈的“作秀”味道。
特朗普上台后急于在外交上制造突破,俄乌调停失败,中美关税战进退失据,国内经济复苏乏力,他必须在军事上找回场子。于是红海打胡塞、伊朗搞空袭,一连串操作连起来,就是想营造一个“美国依旧领导世界”的强人叙事。
可惜现实骨感,伊朗不买账,美军也不给力,打了不疼不痒,还被媒体和军方联合打脸。
这时候就该说说特朗普的基本盘了。那些支持他的“红脖子”群体,口头上反对海外用兵,骨子里却喜欢看美国出手强硬。
他们要的是情绪价值,不管打得响不响,只要总统敢放狠话、敢炸人,就能赢得掌声。特朗普深知这一点,所以哪怕打得没成效,也要硬撑到底。
他不是在打伊朗,他是在打给自己人看。
可问题是,这种“表演式强硬”一旦穿帮,反噬力巨大。
军方不配合,媒体不失声,情报界又开始泄露信息,特朗普的叙事就像一座纸牌屋,经不起任何一片真相的风吹草动。这时候他越强调“打得狠”,越不允许质疑,越显得底气不足。
越描越黑,说的就是这种局。
伊斯法罕没毁,特朗普的脸先碎了。
而这场戏的最荒诞之处,在于它已经不再是军事问题,而是彻头彻尾的政治站队。你到底信谁?信军方说没打穿,还是信总统说打成了?信媒体爆料,还是信特朗普的推文?美国社会被撕裂到这个程度,连一场空袭都能演变成政治投名状。
这种局面下,谁还敢讲实话?谁讲了实话,就会被贴上“不忠诚”的标签,被白宫冷处理、被网络围攻。
这不是情绪失控,这是体制紊乱。
再把视角拉回伊朗。
这次空袭后,伊朗并未大规模报复,只是发表声明说设施无大碍。按理说,这种挑衅不还手,不符合伊朗一贯风格。
但问题在于,他们早就看穿了这是一场政治秀。真打起来,对伊朗没好处,反倒可能帮特朗普转移国内矛盾。
于是伊朗干脆“以静制动”,让美方自己演,看你怎么圆这个谎。现在好了,军方说没打穿,媒体说只是炸了地皮,特朗普却还在嘴硬。
伊朗不动如山,特朗普自乱阵脚。
更让人玩味的是,外界甚至开始出现一种声音:特朗普是不是和伊朗“唱双簧”?你不打实,我不还手,大家各取所需:特朗普拿到情绪牌,伊朗保住核设施。虽然没有证据,但这种猜疑本身就说明,特朗普政府的公信力已经跌到不可思议的地步。
连打仗都有人怀疑是“自导自演”,这是何等讽刺。
此时再看美国内部,五角大楼、情报系统、主流媒体,几乎都在以不同方式发出与白宫不一致的信号。
这不是偶然,而是系统性的裂缝。军方按专业判断行动,媒体按事实报道现实,而白宫却只要舆论胜利。
这三者之间的张力早已积累到极限,如今伊朗空袭事件只是一个爆点,把深层矛盾彻底引爆。
这不是特朗普一个人的败局,而是整个美式民主神话的破绽。
中国人看这场闹剧,当然会觉得既熟悉又陌生。熟悉的是政客表演、媒体撕裂、公信力崩塌这些症状,西方这些年早已常态化。
陌生的是,这么高规格的军事行动,居然可以不打实、只打嘴。我们强调实事求是,他们强调话术包装;我们讲究谋定而后动,他们靠“先发推再发炮”。
两种思维方式、两种治理模式,正在伊斯法罕这片地下深处,清晰对比。
而事实再一次证明,中国的稳定与理性,是这个乱局世界中最稀缺的品质。
中国不会轻易动武,但一旦出手,绝不会靠嘴炮造势;中国不会搞政治秀,但也不会让军事行动沦为选票工具。我们看重的是国家利益、人民安全和国际责任,那不是靠一两句“摧毁”就能换来的光环。
美国今天的样子,就是“情绪政治”走到极端后的写照,而这正是我们必须远离的深坑。
结局其实早就写好了。
伊朗地下核设施依然稳稳地藏着浓缩铀,特朗普则在社交平台上继续嘴硬。美军公信力受损,媒体信任度崩塌,白宫陷入“只有一个人说真话”的孤岛。
到头来,这场以强硬之名发动的空袭,连目标都没打穿,却打穿了美国内政的遮羞布。
这不是一场战争,这是一次自揭家丑的直播。
而世界在看,中国在看,我们都在看:当一个超级大国的总统,为了保住选票和形象,甘愿制造一场“无效打击”,甘愿让真相淹没在喧哗中,那就说明,这个体系已经不再相信真理的力量。
它相信的,是表演、是包装、是一纸“摧毁”的通稿。
而我们,早已看穿了这一切。
瑞和网配资-深圳配资门户-配资炒股官网-股市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